第119章(5 / 5)
来报乔侧妃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ps:见有亲提说这舅父一家没什么规矩,见了景王不下跪,那齐氏还托大把景王当一般外甥来看,面面大概解释一下。
首 先,人分各种,有的人懂这些参拜规矩,有的人却是不懂的。李家的根儿充其量就是一个富裕的农户,然后儿子考了举人,当了主簿,几十年都在那一个小县城打 转。真让他们照着王侯之家的规矩来,估计他们也不懂,也有些难为人了。就如同咱们这些小市民永远不懂上层人士是如何生活细节是如何一样。(这个只是其中之 一)
记得看过一个流传甚广的笑话,大体意思是这样的,两口子都是种地的农民,这日忙完农活,农夫坐在田埂上感叹说,“皇上老爷肯 定日日不用下地干活儿,顿顿吃大米饭。”农妇则说,“宫里的娘娘肯定顿顿吃大馍,配红烧肉”。。。汗,大体意思就是这样,具体的面面实在不记得了。说的意 思就是不在一个生活层次上,根本无法猜想另一个可望不可及的层次具体到底是如何。
至于另外还有一层意思——
参考齐氏想法,“这是最后一根稻草绳,怎么也都得拽紧了。”
参考她为什么会表现如此夸张在景王面前哭……
当 然出身低,不太懂礼数是一点,更多的则是她想特意的营造出一种亲戚的氛围来。反正她就是个妇道人家,她这样顶多会被人认为见识浅薄,没有什么礼数,但景王 会谴责她没有礼数吗?就算谴责也没关系,大不了以后不这样了,总不会把她拖出去砍头。如果不谴责呢,她的目的(套近乎)不就达到了。
换位思考,一个很多年没走动过得亲戚,是跪着和人说话,行为举止皆照着礼数来,冷冰冰的能套近乎,还是表现的非常亲情能套近乎?
李家人为什么都去和景王谈敬嫔?他们真跪着来,口里叫着景王殿下还能如此‘自如’的谈敬嫔吗?
小人物也有属于自己处事的小智慧,虽然不聪明,但并不蠢的。
而 且自古亲戚中娘舅最大,要不然古人也不会‘舅父’这么称呼了,到至今有新人结婚,舅舅还是属于上亲的。所以李家人虽然有点不识相,有点托大,但算不得真正 的逾越。人家充其量就是脸皮厚罢了,你想论亲戚咱们就论亲戚,你想论君臣咱们就论君臣。又碰到个景王没经验的,结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