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家养小首辅 > 第234章

第234章(3 / 6)

备的粮食按作正价放入市场,压低粮价,以免粮贱伤农又或是粮贵伤民。

不同府、州、县,各有不等的储备数目,而除此之外,每个省还设有督粮道。

这个督粮道意义有些宽泛,也不是标配之物。

有些省有,有些省没有,例如江南一带以及湖广是有的,因为这几地是大昌的出粮大省。而对于一些容易闹出灾情的地方,例如河南这个靠近黄河,十年九涝的地方,也设有督粮道,主要是统筹全省之粮,以备不时之需。

像广济仓便是充当这样的角色。

每年各府县收成之时,除了当地衙门会截留一些粮食充盈常平仓外,广济仓也会截留一部分,剩余的粮食才会转运上京。

储备在粮仓的这些粮食是常年不动的,每年都是新粮下了换旧粮。

粮食这东西经不起放,所以各地都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那就是找个粮价合适的时候,将那些放了两年以上的陈粮卖出去,换上同等数额的新粮。

世人都喜金银之物,谁也不能免俗,白花花的粮食放在那,眼睁睁看着放成陈粮,市价立马跌了一半不止,免不了就有人动心思。

明明当年的新粮就可以买一个很好的价钱,为何要等它放陈了,再折价去卖?

于是这粮仓中的粮便被人动了。

起先只是从中捞个差价,后来是捞着捞着就忘了,粮仓的粮越来越少,只能拆了东墙补西墙。

若是换成平时,自然没事,反正寅吃卯粮都习惯了,若是朝廷有人下来查,他们提前就会得到消息,补齐也就罢了,可谁曾想今年竟碰上了旱灾。

其实去年河南便旱了一次,只是情况不严重,也没到朝廷派人下来赈灾的地步。本想着今年会是个风调雨顺的年成,谁曾想又旱了。

灾情严重后,朝廷下命放粮赈灾,地方上命令倒是收到了,却没几个地方能拿出粮食赈灾。

对着朝廷说是赈了,可惜粮食不够,其实私底下根本没放粮。有的即使放了,数量也极少,这也是这次灾民会有如此之多,甚至闹到京师重地的主要原因。

地方的常平仓且就不提,广济仓首先就跑不掉,不过灾情严重也不是没好处,这么混乱的局面,怎么放粮放了多少粮,还不是下面这些官员说了算。

可这些人万万没想到,钦差怎么就突然杀到了广济仓。

明明他们收到的消息是,这大队人马还在其他府县。

就不提北直隶的那些地方官了,他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