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家养小首辅 > 第220章

第220章(4 / 6)

且都是小数额。

那些手持大额会票的商人们,或是基于宏昌票号和泰隆票号的名头,或是基于即使兑了银子,也没办法带走的顾虑,大数没有选择兑银。

不过在离开这里后,他们便拿着会票去了泰隆票号,确定泰隆票号认兑宏昌票号的会票,这颗心才真正落了下来。

当然,会是这种情况,也有宏昌票号市面上流通的会票,有半数都在薛庭儴手中的原因。

薛庭儴利用泰隆票号的独特地位,用泰隆票号的会票换了不少宏昌的会票。能用会票换的就用会票换,不能就用现银换。如今这些会票都还给了项青山,并以此作数换了宏昌票号半数以上的股额。

做票号就是如此,看似庞然大物,不可动摇,实则一旦信誉垮了,倾覆就在须臾之间。

同理,要想建立一个信字当头的票号不容易,一个存在了近二十载的票号,让它一直立着比吞并了要好。

最重要的是,江南不能乱。

薛庭儴遥望着那片人群,眼神飘忽着,像似在看那里,又似乎不是。

半晌,他指节轻叩车壁,马车便缓缓动了。

关于福建广东两地剿寇之事,一直没议出结果。

反对的朝臣比想象中更多,且更为坚决。

而多数都是高举着定海位置关键,当初组建浙江水师就是为了定海开阜,如今哪能本末倒置,将浙江水师派往福建广东剿一伙儿海盗之理的说法。

这说辞实在太犀利,谁也不敢打包票浙江水师前往福建广东,就一定能剿得了那伙海盗,且定海不会出事。

最重要的是内阁一直拦着。

今日早朝之时,作为吏部给事中的陈坚突然上书了。

陈坚上书的主要核心点是堵不如疏,为了印证自己的说法,他大量列举了前朝沿海一带倭寇肆掠的许多例子,并对这些例子进行阐述了,解说了海寇和海禁之间相辅相成的重要关联。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前朝每次闹倭寇最严重的时候,就是朝廷对海禁把控最严格的时候。倭寇并不只是倭寇,还有许多过不下去的沿海百姓,朝堂上几乎人人皆知。

可人人皆知的事情,都选择了忽视,无外乎其中牵扯了巨大利益。

而到了大昌,沿海一带也闹倭寇,可倭寇闹得却并不厉害。其实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走私的海商以金银作为贿赂,收买大量朝廷命官为其庇佑,所以人人皆知,人人皆无视。

走私猖狂,朝廷收不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