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6 / 8)
的女人,既知根知底,又能带着大家赚钱,算是互利互惠。
再说,县城里洗衣服,这洗衣服的水都不好弄,每次李二郎都累的半死,在老宅就不一样了,李家不远处就有一条小河,挖一条小沟,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回到五柳村,李家就好似如鱼得水,一切进展的很顺利。不到一天功夫,就在李家老宅的空地上搭建了很多木棚,木棚被隔成一间间的,里面放了很多洗衣服的用具。
至于雇佣的人,在一个村子里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谁不知道谁。李家雇佣的,自然都是勤劳干净不爱嚼舌根的女人。
这些女人平时在家也是干活,来到李家这里,干着轻松的活,却拿着比自己男人还高的工钱,纷纷对李家感恩戴德。
李家在五柳村的名声瞬间水涨船高,这也算是一件意外之喜。
这样,李记洗衣坊才正是步入正轨。李二郎在店里负责接、发衣服,张氏跟田氏带着人洗衣服,李小妹负责带人熨烫衣服,至于李三郎,他就负责重建李家,大家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而傅折桂呢,她跟以前一样,一边算账,一边教李玉归读书。
李玉归进步很快,傅折桂有时候也被他问住,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天知道,她上学的时候背过几篇文言文,如今还记得几篇。
只希望傅登科赶紧回来,若是他能考上,傅老秀卸下心中重担,也能教李玉归读书了。若是他没考上,也好,他去私塾教书,把李玉归戴上也方便。
算算日子,估计也就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就差不多有结果了,傅折桂也就不费那个事,再把李玉归送去私塾。
三月底的夜里,文王县迎来了入春以来的第一场雨,也宣告着农耕正式开始。这个时代还没有玉米,每年就种一季小麦,由春到秋,小麦的收成,几乎决定了整个家庭这一年的日子。
雨水足,年景好,这一年农人的日子就好过一点。雨水少,小麦长的不好,那大家就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春雨朦胧,大家磨拳霍霍,一边祈祷这雨能多下一点,一边攒足了力气,就等着雨停以后去地里播种。
受这雨的影响,李家人全都闲了下来。正好就要春种了,傅折桂决定,好好歇一歇,等春种完以后再接着开店、建房。
最幸福的时刻,大概就是数钱的时候,傅折桂趁着大家放松的时候,把账本拿出来,跟大家分享这种喜悦。
现在,李记洗衣坊的生意已经趋于稳定,每天赚的除去给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