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3 / 8)
房间里。
“让你住偏房,哪有这个道理。我看这间房正对着阳光,就不错,玉归就住在这里吧。”张氏答应道。
李玉归还不想跟傅折桂分开呢,可是傅折桂跟张氏都发话了,他也只能闷闷的答应了。
剩下的,就是买一些被褥、家具以及锅碗瓢盆什么的日用品。不用买好的,就买舒服耐用的即可。
傅折桂把杨老五、李瘸子赔偿的那一百两银子拿出来交给张氏,张氏喜不自禁。还以为李家这次又倒了大霉,没想到,竟然是走大运,不仅弄了一套宅子,还有一百两银子,人生的大悲大喜莫过于此。
把那块烧化了的银子拿出来,张氏嘱咐李二郎,先花这些银子。
只花了不到十两,李家就又变了样,蒜头大葱,高粱白菜,箩筐锄头,除了那几颗梨树有些碍眼,李家俨然又是一个农家院的模样。
真可惜了那房上的红砖绿瓦!
“这才像个家的模样吗。”张氏很满意现在这个样子,“等这些梨树结果了,看看甜不甜,要是不甜,就砍了种两沟韭菜。院子里种树,还是有点浪费了。”
傅折桂听了想笑,要是种梨树的人听到张氏这么说,不知道会不会被气的吐血,他的梨香满园啊,还不如两沟韭菜。
“咱们在县城里住,去洗衣店倒是方便了,可是家里的地怎么办?”回归本源,李二郎最不放心的,就是他的地了。
这点张氏还没想到,如今李二郎一说,她也急了起来,这地可是农民的根,他们可不能这么放弃。
“离春种还有一段时间,我看,我们不如重修李家。”傅折桂建议,她不喜欢唐家,连带的,也不太想一直住在这里。
“我看可以。”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在村里住习惯了,突然住到人生地不熟的城里来,李二郎也有些发怵。
张氏比他们更不愿意离开老家,那是她待了半辈子的地方,承载着她所有的记忆,“现在咱们有钱,重修也不是什么难事,好,就这么办吧。”
“还要感谢一下昨晚救火的村民,要不是他们,咱们还凶多吉少。”傅折桂又提起了一件事。
“对,二郎,你去办,务必要办的风风光光的,让他们都知道,咱们李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富贵不归乡,就如同锦衣夜行一样无趣,张氏都有点等不及要回去感谢那些村民了。
最后,傅折桂问起了早上的事。
张氏把经过跟她说了一遍,“你没看见唐老夫人那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