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部分(2 / 6)
十五既过,十六就要开拔,莲灯同辰河道别的时候觉得不太好意思,把他母亲伤成那样,怕他会怨怪她。
辰 河的是非观很正,虽然痛心王妃,但对莲灯的做法表示理解。毕竟有弑母之仇,如果他的处境和她对换,自己恐怕未必有她一半的大度。他从仆婢手里接过包袱交给 她,看她穿上了男装,心里总有些担忧,“你随阿耶出征,是你为人子女的孝心,但是自己的身体和安全要多留意。我们兄妹失散了十多年,团聚未满一个月你又要 走,阿兄委实不好受。”
辰河从小也习武,但他骨子里仍旧是个文人。莲灯看见他眼里闪烁的泪光,在他手上用力握了一下,“阿兄放心,我会多加小心的,你自己也要保重,待大军凯旋,届时我们兄妹痛饮三大杯。”
他颔首说好,又道:“军中都是莽汉,阿耶身边没有贴心的人照顾,就多劳烦你了。此去长安注定不太平,也不知要耗费多久,若有什么事,写信差人送回来,好报予阿兄知道。”
他絮絮叮嘱,不厌其烦。莲灯一样一样应准了,好笑之余也很觉得感动。
他 复向阵前看了看,国师是等闲不会露面的,不知现在又藏匿在何处。有些消息从她院里流出,本不应该他这个做兄长的过问,可是安宁没有母亲,他怕她吃亏,只得 私下吩咐她,“男人的心很大,即便爱你,也不一定甘于被你驾驭,尤其是他那样的人……你们到了何种程度我不过问,就像你上次劝谏阿耶提防一样,你自己也要 提防。听阿耶之命固然要紧,但首先一点是不要伤了你自己,千万千万。”
莲灯料他必定听说了国师昨夜留宿的事,今天才同她说了这么多。她脸上滚烫,羞愧难当,草草答了个是,“阿兄留步吧,我去同阿耶汇合了。”说着打马扬鞭,往大军前面去了。
这 场长途奔袭,不可谓不冒险。从他们离开长安到现在,有近五个月了,据说中原起了兵戈,是早前放出京师的庸王和信王之间的混战。所以大历开国不分藩是极有远 见的,不管多少凤子龙孙都圈养在长安,手上没有兵卒,积蓄不起力量,就没有兄弟相残的事发生。结果自高宗皇帝起,又效法汉室将皇子外放封地,当诸王羽翼丰 满之时,渐渐局势就起了变化。
今上卧床太久,不能痊愈,一时又死不了,五个儿子迟迟等不到立储的诏命,人心自然浮动。朝中大事一 度掌握在梁王手里,只因为梁王是皇后所生?那个无才无德,满肚子稻草的梁王!有才有德者不服,有兵有马者也不服,于是被派遣出长安的大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