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部分(2 / 6)
,可惜美人多舛,自小在凉州一户世家为奴。后来世家败落,被一名校尉相中收作小妾。妾这类人,从来不享有人权,常被作为 财产自由赠与。校尉到了定王帐下,为讨好上司,将唐娘子送进了王府。唐娘子聪慧美貌,很得定王欢心,然而登高必跌重,她年轻气盛,凡事不饶人,因此得罪了 王妃和一众姬妾。唐娘子入府第二年产下一个女儿,定王很珍爱,可是慢慢有流言四起,说郡主不是定王的骨血,是唐娘子私通旧主所生。甚至有人呈送了他们的书 信,言之凿凿,要将这件事坐实。
定王自然不信,他不觉得唐娘子跟了他,还会留恋旧人。于是王妃自作主张抓了校尉,未消几次拷打校尉承认了,之后便有了王府遣散婢妾的事。
莲灯听得晃神,“大王怎么相信了呢,换做我,我是不会信的。”
辰河说:“有时候爱之愈深,恨之愈切。如果没有投入感情,便不会觉得被伤害。”
她叹了口气,“那么郡主就随母亲流落在外吗?为什么会死呢?出了意外么?”
辰河缄默下来,两手合什压在鼻梁上,觉得十分不好开口。顿了很久才道:“是我母亲……唐娘子独自带着安宁生活了八年,对于无依无靠的母女,不知她们是怎样活下来的。四年前她们辗转到了敦煌,王妃得知后派人剿杀,安宁同她母亲一起……死了。”
莲灯心头栗栗打起颤来,明明是别人的事,她竟然有种感同身受的错觉。她捂着嘴抽泣,不屈道:“王妃太过分了,她们母女死前该有多恨!”
辰 河苦涩地笑了笑,“她们会恨,但恨的是我阿耶。唐娘子母女的死讯传到碎叶城,大王知道是王妃所为,拿了她派遣的人,结果他们声称是受大王之命,送她们母女 上路时也是这样对她们说的。”他用力握紧拳头,握得手指发白,“我知道儿不能怨怪父母,可我母亲是这样残忍的人,我一度无法面对她。”
莲灯问:“大王怎么说?这事就没有任何交代吗?”
辰河垂眼道:“唐娘子的冤屈没有洗刷,到最后依旧背着骂名,即便处死也不会有人来主持公道。大王纵然生气,木已成舟不能将王妃如何,这事便不了了之了。”
因此李氏这样的人不单可恨,简直够得上可杀。她打算好了,待结果了定王之后,李氏绝不能放过。恶毒的人有什么道理活得那么滋润?她举手之劳,算是为可怜的唐娘子母女报仇了。
她转过头来看辰河,王府深似海,能出他这样的人,大概就像祥瑞一样稀有。他为这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