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4 / 8)
觉,一直到余光看到许氏和顾茵过来了,他才收起书迎了上来。
“你这孩子,让你出来放松放松还舍不得放下书。”许氏笑着说了他一句,而后三人便一起逛起来。
花灯摊上都有灯谜,看到许青川书生打扮,摊主便会主动揽他猜灯谜。
“谜面八十八,这是个‘米’字。”
“十张口,一颗心。这是个‘思’字。”
“明月半依云脚下,残花犹落马蹄前。这是‘熊’。”
“天地一孤舟,射《诗经》一句。谜底是‘载玄载黄’。”
“楚书,射《诗经》中句。谜底是‘南国之纪’。”
前头猜字的,顾茵还听的懂,后来他猜的越来越多,顾茵听得头都大了,完全不明白谜面和谜底有什么联系。
当然也不止她,许氏也不明白。
许氏小声询问起来,许青川就解释道:“制作灯谜都是以象形、会意、形声、指事、假借、转注为胚。娘看这句‘指点梅花两树开’,便是假借之法,谜底是‘某在斯、某在斯’。”
许氏立刻夸赞道:“不愧是我儿,你这么一说,娘真有点儿明白了。”
顾茵在旁边听得两眼一抹黑,但也不好说什么,只能陪着笑装作自己也听懂了。
后头许青川一个个猜过去,灯谜也来越来难,但他半点儿都没停顿过,几乎是看到灯谜的瞬间,读过一遍就能猜出来。
许氏看着儿子如此才思敏捷,自豪得不行,身板都站的更直了,脸上的笑更是没断过。
顾茵也跟着笑,不过因为实在听不懂,已经开始觉得有些无聊,心思已经不在灯谜上头了,脑子里忍不住在算订单的事儿了。
三天花灯会,至少能卖出去上千份成盒的月饼,另外更有散卖的,也有一两千块。
虽然一块月饼只赚两三文钱,但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菲的进项。
而且以后提到寒山镇好吃的白案点心,买过月饼的人肯定会想到食为天。
自家这招牌虽然才经营了不到半年,但是论起知名度和接受度,怕是没比望月楼和含香楼两家差太多了。
至于那两家一心想维护的富客群,食为天早晚是要插一脚的。
就等一个扬名的契机,让富客们知道食为天的尖端吃食,并不会比两家老牌酒楼差。
不过也不急,前半年还是得稳扎稳打,打好了基础才有资格和那两家正面交锋。等到把这两家按趴下,赚头肯定能比现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