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许老师的新事业(7 / 8)
找到毕小媛。
毕小媛一合计,卖掉五十套衣服,得到的提成,和她工资几乎差不多。如果袁刚愿意给她供货,她很快就能赚到更多的钱。
自从被那家人缠上后,毕小媛就想过,把她这些年在对方家里吃的喝的,折算成现金,全部还给他们。
现在有机会赚到钱,毕小媛不想错过。
许疏桐当然也很乐意看到毕小媛以后能过上好日子,她说:“行呀!没问题!我马上跟袁刚沟通一下,让他准备再给你寄一些衣服。”
挂断电话,许疏桐突然想起,或许毕小媛不仅仅可以卖衣服,还可以卖时髦的围巾。
京城比柳城冷,而且四季分明。
十一月就开始冷下来,要围围巾。
许疏桐想了一下围巾的样式,画了一些图纸,再骑着摩托车去服装厂。
同时许疏桐也想到了时尚的手套。
东北冷得更快,许疏桐决定先把第一批出来的手套和围巾销售到东北地区,看看销量如何。
一个星期后,产品出来,北方区总代袁刚亲自跑了一趟。
又过了两天,袁刚从东北打电话回来,喜滋滋地说:“都卖完了!年轻的女孩特别喜欢!”
卖了围巾和手套,许疏桐又想到了羽绒服。
秋天来了,冬天不远了。
许疏桐马上就要在这个世界度过第一个冬天。柳城的冬天,如果没有受到冷空气的影响,冬天大多数时候也是二十度左右。
大概也是因为如此,在此之前,许疏桐从来没有想过做羽绒服。
如果没有记错,现在羽绒服还没有广泛生产,北方人穿的都是又厚又重的大棉袄,里边塞的是棉花。臃肿,没有美感。
羽绒服好处多,轻便又保暖,还可以做出更加时尚的款式。
许疏桐一刻不停,马上让邓翠华安排员工去收购鹅毛和鸭毛。
鹅毛鸭毛收集回来,还得经过高温消毒和其他工序的处理,才能够作为填充物,用在衣服里。
该怎么处理怎么消毒?许疏桐又去了一趟柳城大学,请教相关专业的教授。
半个月后,第一批羽绒服被生产出来,但是因为第一次处理鹅毛鸭毛,损耗率太大,所以第一批生产的羽绒服数量有限。
数量有限,许疏桐索性没有拿出来销售,而是送人。
许疏桐整理了一份名单,根据他们的尺寸,分别做了一套中长款羽绒服。
有幸得